牛气了!中国教材出口英国,对中国基础教育的看法该变变!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29日

老师,家长,您听说了吗?当我们还在专注于选购国外读本,当我们孩子学习国外教学理论,模仿国外教学方式的时候,英国已经瞄准了咱们中国的数学基础教育,来向中国“取经”啦!从进口咱的教材、习题集到观摩中式课堂,从邀请中国老师讲学到为九九乘法口诀赞叹,咱们的数学基础教育为什么会对英国产生如此大的吸引力?



今年秋季,英国娃将使用中国数学教材

近日,英国柯林斯学习出版社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签署协议,把涉及36个品类的上海全套基础教育数学教材引进英国!很快,英国一些小学将陆续开始使用上海一至六年级共计36个品种的数学课本、课本练习部分和教师用书。


除了引入中国教材、练习题,英国教育部2016年还斥资4100万英镑(折合约3.5亿人民币)引进“上海掌握教学模式”,让英格兰8000所(近半数)中小学参与学习上海数学教育经验。


英国教育部负责学校改革事务的国务大臣尼克·吉布说,这些措施将确保年轻人能为“日后的学习和21世纪的职场”做好充分准备。



“溜达”到英国,《一课一练》两年前就“开路”了

其实早在两年前,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就已经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合作,将教辅《一课一练》数学分册“进口”到英国了。虽然根据“国情”略有变化,但封面装帧、题目难度,基本还是“原汁原味”,是中国孩子和家长熟悉的“味道”。


当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辅分社社长倪明还特别回答记者的问题说,不会为英国学生刻意降低难度,因为这样就失去最初的意义了。好多孩子听到这个消息拍手称快,还有“热心”网友“好心”提醒英国老师们,在发放习题集之前千万别忘了把书后的答案撕掉。



当时也有许多朋友担心《一课一练》出口后水土不服,倪社长则表示,除了将中文翻译成英文之外,还会根据英国各年级的课程标准和所学知识点重新进行编排。



数学教材挣“英镑”,大家怎么看?

英国引进中国教材的这条新闻,也引起了英国网友们的热议。还是有网友对中国教育存在刻板印象:“中国的教育只会生产机器人,聪明的机器人,但还是机器人。”


不过也有不少英国网友认为,中国的教育对于西方确有可取之处。“英国的教育系统过于重视个人。如果每个人只关注自己,社会就会分崩离析。”有网友写道。



还有网友指出,两者取其中是最好的。“答案总是在中间。美国或盎格鲁撒克逊体系中,会让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都是特殊的,让我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而在另一边(中国)的教育体系则会让孩子们去达到目标。我认为答案在于两者的折中。”


那么作为输出方的中国,大家又有哪些议论呢?


自豪派: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可以休矣!

“其实中国教育的基础课比别的国家要扎实!”“中国经济能腾飞,一定是和扎实的基础教育有关系。”“看来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可以休矣!”看得出,中国教材出口英国确实让不少国人感到由衷的骄傲。


“常常有人用‘没有培养出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来否定中国的基础教育,这是站不住脚的。在‘月亮也是外国的圆’的偏见下,我们的好做法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了,现在到了要梳理总结的时候了。”倪明说。


从输入到输出,从引进到出口,中国的基础教育正在兼容并蓄、交流互鉴中塑造着独特的中国风格,并且逐步在为其他国家的人才培养和国际教育多元化作出贡献,这无疑是值得中国人自豪的事情。


忧虑派:上海数学基础教育只是小小的一面

还有不少网友并没有因为一个侧面受到的“肯定”或“否定”而迷失,教材出口的消息让很多人连带着关注起了我们教育的整体现状。


“对于上海的数学基础教育而言,这确实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但也不能因为这件事儿就忽视了整个中国还存在的教育问题。必须得承认,上海是中国教育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可是中国更广大的地区尤其是乡村,教育还是面临很大困难的!”


“不能盲目沾沾自喜,如果教育也分AB面,那这件事展示的是A面,在B面咱们还有很多地方亟待进步呢,加油吧!”


冷静派:看待教育国际交流背景下的商业行为

“应当特别指出,对《一课一练》走向英国必须理性看待,上海学生的数学成绩好并不仅仅是多做练习的结果。”上海PISA测试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张民选说。


倪明认为,《一课一练》在英国出版之所以能够短短两个月就谈妥签约,最重要的外部条件就是英国对上海的数学教育非常认同。“输出版权是教育国际交流背景下的商业行为,这反映出一家老牌英文出版社认定这套书具有市场潜力。《一课一练》可能得到英国师生的自发购买,但不会成为中小学统一配备的教学读物。”



深思派:国人对中国基础教育的看法是否该变变?

不管是自豪还是冷静,可以肯定的是,中小学教辅成功输出到欧美市场,对于认识和推进中国自身的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中国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了很多教学经验,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中国基础教育的经验做法也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关注,这是文化交流的正常现象。


“对于中国的基础教育,我们无需妄自菲薄。可以自信地说,我们有独特的中国经验,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分享中国经验!”张民选说。


“一段时间来国内舆论有种倾向,一说孩子书包重,就提出要抛弃教辅;一说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就提出要砍掉习题训练。这都是矫枉过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焰认为,“我们对中国本土的教育方法要有自信。题海战术固然不足取,但一定量的练习不可或缺,这也符合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有人提倡‘快乐教育’,认为不能让学生吃苦,其实那样的教育往往难以长久坚持。”的确,数学教材走出国门提醒我们回归教育常识:一定的做题训练是必要的。




中国数学基础教育为何能够输出英国?

PISA评估结果令西方关注上海教育

中国教材输出英国是水到渠成的。


为什么这样说?


其实教材输出只是中式教育“出口”英国的其中一环。事实上,近年来英国正在逐步系统地引进中国数学教育“上海模式”,这背后,是中式课堂教学、教师培训、教育理念“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输出。中国教育“上海模式”最初受到全球关注,是因为中国学生在国际教育评估(PISA)中的抢眼表现。


倪明认为,英国之所以愿为《一课一练》买单,有着内外两方面原因。内因在于《一课一练》质量过硬,在读者中积累起良好口碑;外因则是上海在两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表现优异,阅读、数学、科学素养在参评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一,引起英国等国家的关注。


2009年和2012年的PISA报告显示,上海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领域夺魁,在惊叹的同时,英国在内的不少国家都纷纷来到上海“取经”。2014年2月开始,英国、南非等教育部门负责人纷纷来到上海,组织研讨、观摩模拟授课教学,学习我们中小学教育上的经验。9月,英国派遣71名优秀数学老师来上海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交流;11月,上海的29名教师也被派到英国,在一些小学驻校三周。


英国教育大臣吉布曾公开表示:“我希望英国能够用填鸭式教学授课。”



国际共享教育资源与方法是趋势

张民选提到,在英国教师眼中,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寄予信任,教师专业性强、注重在职进修和集体分享,采用有用的珠心算及乘法口诀、“小步推进”与“变式教学”策略等。


可见在英国教师眼中,上海的数学教育也有诸多成功之处。而对于英国来说,把优秀的外国元素带入学校并不是新鲜的事,以后将会更多。


“可以预见,教育资源与方法的国际共享,融会贯通将是未来的趋势”英国牛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硕士劳伦斯·帕克布朗说道,他曾经在全英排名第一的国际学院贝勒比斯学院担任经济、商学、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导师,有着多年领导教师团队和指导学生升学的经验,


在社会惯常认知中,我们的数学教育强调数理逻辑基本功,但是缺乏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英美等西方教育则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鼓励孩子主动寻找知识的能力。对此,劳伦斯则说,两者没有谁“更好”,只是非常“不同”。


他说,中国的数学教学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心算和数据处理能力。而英国的模式也有相似的内容,但同时包含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际应用的训练。并不能说哪种教育模式对学生来说更好,只能说它们是非常不同的。


是不是只有中国的孩子会补课呢?其实,劳伦斯说,虽然在课程安排、授课模式和考试侧重方向都不太一样,但是总体上中国和英国相差不大。比如英国的学生,无论学习非常优秀,还是存在偏科的情况,都会在课余时间和周末参加一些辅导班,以补充和强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