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趣语文,绿色课堂—第五届“中语会”中青年教师教学观摩研讨会纪实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08日

踏入南通,迎着冬阳,感受着柔和的阳光映照在脸庞;迎面拂来几丝微风,我展开双臂,享受着这份温暖。

这个宁静而又慈祥的冬日,竟然透出一阵舒暖的春的气息。我闭上双眼享受着这份难得的舒适而美好,走入这座洒满阳光的校园……

11月9日上午,第五届“中语会”中青年教师教学观摩研讨会的开幕式将在这里举行。

在南大附中的礼堂内,在观摩研讨会的开幕式上,主持王希文向来自五湖四海的一千多名师者介绍了这次与会的领导、专家和评委,介绍了活动的具体内容与安排。

讲座《核心素养视野中的课程改革》


来自北师大的郑国民教授在讲座中谈到了“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

具体内容如下: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定位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和关键能力。

二、核心素养的基本特点

1、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

2、 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3、 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教育形式并获得发展。

4、核心素养具有发展延续性和阶段性。

5、 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6、 核心素养的作用发挥具有整体性。

核心素养包括文化修养,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具体体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三、核心素养在课程中的实施

1、了解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2、了解四大高校对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设定。

3、了解七门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

4、结合具体的案例讲析语文学科对“核心素养”的实施。

并强调核心素养实施要注意结合其整合性、潜在性。

四、核心素养蕴含的学习观

核心素养重点关注学生综合作用跨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知识和技能以及价值观念、创造性解决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学习关注的转变具体体现为:

1、从关注碎片化学科知识技能的习得,到关注复杂、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解决。

2、从关注他人知识的理解或反应,到关注综合运用和主动创造知识。

3、从关注学什么,到关注如何学习和学会学习。

4、从关注自我学习,到关注团队合作和沟通。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专题设计进行解析说明。

五、 核心素养的评价观念

1、核心素养要求学生个体要能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

2、 核心素养是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

3、 核心素养要求学生有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

4、 核心素养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

核心素养包括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是综合性品质。

最后,郑教授以本人在2014年上的公开课为例,提出“真正的课堂”的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1、课堂问题应该是学生的问题。

2、课堂应该是启迪思维,点燃思想火花的殿堂。

3、课堂应该能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方法与策略。

4、课堂应该能帮助学生获得高度典型的情感体验。


讲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情况》

讲座《鲁迅、语文及文章观念的变迁》

三天十六节课,涉及小说、散文、诗歌、古诗文等文体教学。

赛课的具体篇目有:《杜甫诗二首》《定风波》《卖油翁》《羊拐》《鸟》《记承天寺夜游》《春》《梵天寺的木塔》《老王》《植树的牧羊人》《秋天的怀念》《爸爸的花儿落了》《天上的街市》《干将莫邪》《古代诗歌四首》。

坐在台下的我,感受着绿色课堂带给孩子们的多彩与欢愉,享受着情趣语文带给孩子们的芳香与温暖。我深知,爱是一切教育的根基!

我想,不管你我处于何方,来自何处,在教育的这条道路上,我们是一样的。那就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闭幕式上,评委会主任严华银为这次的课堂比赛做最后的点评。

他说:“这三天,我们经历了艰苦而愉悦的语文之旅。我很欣喜地看到语文教学的变革,尽管我们的课堂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转变,一定会促进教育从变化走向深化。”

具体点评如下:

一、六点变化

1、融入语文教育的理解,平和质朴的课堂重现江湖。

2、紧扣语言和文本的理解,欣赏成为课堂的主流。

3、文本解读深刻、独到,师生互动对话灵动、自然。

4、文言教学现代化的回归,解读字词句意应是重点。

5、赋予“有我之境”的教学,给人带来无限的惊喜。

6、学科素养凸显,教师自身的素养转化为学生素养。

二、五点不足

1、课堂成为人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可靠演讲,过度拔高主题。

2、对教材片面理解,课堂没有具体指向,目标模糊。

3、过场式教学,没有真正把知识点落到实处。

4、肤浅如物流搬运工式的教学。

5、貌似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形式主义严重。

三、五点建议

1、要强化教学重点、难点的问题意识,务实、精准、到位的教学应落到实处。

2、持续敬畏语文,坚守语文的价值追求,凸显学科教学本色。

3、勤学静思,读写双修,丰富语文素养。

4、不断修炼人文精神、审美素养,为学生带来非一般的课堂体验。

5、注重培植涵养、实践自信、思维理性。

研讨会的领导、专家和评委为选手们颁发奖杯与获奖证书:

一等奖

蒋兴超《记承天寺夜游》

曾艳娟《梵天寺的木塔》

邱俊《鸟》

丁国斌《秋天的怀念》

李芳《鸟》

吴慧玲《卖油翁》

胡家俊《杜甫诗两首》

二等奖

邓湘娟《定风波》

杨文《羊拐》

孙荣颖《古代诗歌四首》

谢穹《干将莫邪》

龙起珠《老王》

许彦《天上的街市》

李跃魁《春》

冯秀文《植树的牧羊人》

王宁宁《爸爸的花儿落了》

南通之行是我教学生涯中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是难忘而独特的语文课堂体验, 带给我情感上的触动和震撼,是丰盛而珍贵的精神财富。

我将秉持“终生学习,日进日新”的理念,坚实地走好教学生涯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