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预

发布日期:2010年05月24日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老师都关注的问题。多年来我都是通过自己课前精心备课,课堂用心上课来让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的。结果发现,学生获取的知识量很少,被动学习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显然,我的教学是失败的。

   今年10月,我来到南京进行培训,有机会听了几堂优质公开课。我发现,学生们在课前就掌握了很多的材料,对所学的内容也比较清楚,就这样,一堂课下来,老师课上得很轻松,学生收获也很大。我想,这关键就在于,学生们在课前做了很好的预习。可以说我一直都忽略了这个很重要的学习方法,我也一下子明白了自己长期受困扰的原因,课前不预习,既加大了学习难度,又忽视了学生自学、自主能力的培养。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就是准备,就是演练,就是提前进入情境,事先进行体验,感受,就是事先运筹。在课前先让学生预习教材,可以让学生提前感受教材内容,明白本节课的重、难点,找出自己的困惑;其次课前预习节省了教师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给学生更充分的探讨时间,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一来,就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呢?我想,语文学科应该具有语文学科的特点。一篇课文,可学的知识点很多,但有些是学生自己可以掌握的,有些是需要老师引导才可以掌握的。因此指导学生预习,要从实际出发。

   对于和课文相关的材料,如作者、写作背景等,也许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为此,学生在课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可以上网搜集,也可以查阅工具书,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提前了解,初步掌握。课堂上,就可借此搜集整理的资料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这样的学习才会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既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知识的能力又培养其动手查找资料的习惯,有利于学生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以及作者写作的意图,为学好课文打下基础。

    对于文章中的生字、新词、重点语句,学生同样可以在学前查通过查阅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便于在阅读中理解词语,加深印象。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就用醒目的符号圈出来,以备老师讲课时认真听、仔细记,做到难点突出。对于课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或者优美的语句等可提前抄写在积累本上,巩固记忆。

    要想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也很重要。老师一定要要求学生课前朗读课文,而且应该要放声朗读。朗读不仅训练自己的发音,读准生字、新词,还可以通过语气的变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文章情感基调的掌握。

    预习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对所预习的课文能够提出问题。当同学们朗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带着问题(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进行阅读,看到课文中有问题的答案就直接在书上划出来。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说法,强调的就是动笔对读书的重要性。在阅读课文时,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或者自己有独特见解的地方,或是自己不理解的语句、词语,或是认为有疑问的地方,即可在课文边进行批注或是注上标记,这样,当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学生也就容易心领神会了。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预习对于一些后进生来说,作用更加明显。通过预习,他们能做到心中有数,提高了这些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以上是我对预习方法的一点看法,对于还没有养成预习习惯的孩子,我们要恰当的引导、适时的帮助、巧妙的“穿针引线,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预习带来的喜悦,时间久了,习惯的养成就变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记得埃德加•富尔有这样的一句话:“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想,预习习惯的养成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更能使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懂得怎样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