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是为了不教——浅谈初中新课堂数学教学的对立与统一

发布日期:2011年10月29日

 

教是为了不教

浅谈初中新课堂数学教学的对立与统一

海口九中  李峻峰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马克思的哲学对立与统一的原理,通过学习新理念和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论述了教学中的教与不教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教;不教;对立与统一;新课堂教学;思考和自主探索;数学能力学习行为习惯;有机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所谓的辩证统一。世界任何的两个事物,它们的对立是绝对的,统一则是相对的。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两个对立面才能构成统一,所以说辩证统一是指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既要看到事物的统一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对立的一面,即要坚持全面的发展的运动的观点。

   新课堂教学是一个新的事物,它也存在两个对立面,一个是教,一个是不教。但是两个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依存,相互转换。从而体现统一的一面。在教学过程教师通过科学的教法,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引导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引导学生先独立地进行观察、探索。再通过交流、讨论、发现问题及规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与研究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从教学生学会知识到教学生会学知识的过程的转变,就充分体现了教与不教的对立与统一的辩证道理。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教学生学会知识,采用的方式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因此出现了教师满堂灌和学生死记硬背以及搞提海战役的教学模式。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师就像是工厂里的机器,总重复着相同的程序工作,不屑也无视学生是一个个不同的活体,也不管一年年的学生在更替,甚至同一学生每日都在改变的事实。结果是学生不能灵活的运用知识,教学效率低下。教变成单向的输送,变得机械与僵硬,教学便失去了灵魂和魅力。现代的教学理念是教师不仅要把知识教会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因此课堂的有效性和教学效率的提高是每一个教师都思考的问题。为了实现教就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境界,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古人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答案,不如告诉学生如何去寻找问题的答案。由此看来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才能使教与不教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统一。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这是每个教师的当务之急。通过学习新课改的理论和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初中学生往往对初中数学充满新的好奇,正在感觉初中数学的印象。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及时把握良好的机会,利用趣味性的数学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好奇性和学习的积极性,在游戏活动中探索体验,在各种开放性题目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让他们在丰富的活动中得到良好的数学熏陶,尽量把数学中美妙的一面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之成为学习数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让他们感觉到数学的魅力如此有趣。从而信心百倍。

二.培养学生学会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学习是最辛苦的脑力活动,它具有复杂性、抽象性和长期性特点。因此学会主动学习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保证,特别是学习要进入状态,投入其中,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要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并能坚持始终。把自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传导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让他们独立去观察、分析、探索例题,发现解题方法。作为中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很多,在课堂上的学习是不够的,要靠自己主动去学,去探究,去思考,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养成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

三.认真按时完成数学各项学习任务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安排时间,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特别是学习要自觉而投入,认真执行各项学习计划。知道珍惜时间,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等,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计划,按时完成数学各项学习任务。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四.各科必须平衡发展

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发展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所以要求中学生要全面发展,不能偏科。这就要求中学生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更要努力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兴趣。对不喜欢的学科或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科,可以适当降低标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初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然后要求自己去完成。这是克服偏科现象的有效方法。

五.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六.认真听课

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中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上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大胆发言,展示思维。

七.勤学多问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不断发展。

八.良好的思维习惯

良好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学生从正确的角度和方面思考问题,有助于学生能力的锻炼,知识的获取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解决问题。如:感觉接触了解新鲜事物,善于观察,勤于动脑,遇到问题能独立思考和解决。特别是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

九.上课记笔记

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十.课后复习

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或提要步骤式知识结构。主动询问,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

十一.要求及时完成作业

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选做的作业,认真思考,认真书写,一丝不苟,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寻找解决的办法。作业写完后,要想一下它的主要特征和要点,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作业错了,要及时改过来。

十二.引导学生进行章节总结复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单元、章节知识结构,在大脑中勾画图式。这是使知识系统化,牢固掌握知识,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一环。

十三.培养学会观察分析讨论以及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知识再生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互为老师,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新知识的再创造过程自然而然就在学生的讨论和合作交流中形成。因此数学交流可以认为是主体数学思维活动的延续,是思维活动社交化的重要一环。通过交谈书写讲述倾听和阅读,观点得到论证,发现得以分享,可见数学交流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是必不可少的。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十四.自觉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高度发展的表现,是创新能力的内核,是实现未来发展的关键。中学生应该随时注意运用如下步骤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1)明确问题。(2)搜集相关问题的资料。(3)探索新知识(4)发挥想象(5)大胆偿试(6)发现、归纳。(7)实践检验。以上七步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十五 在教学过程中偿试新的教学模式——“三学两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所谓“三学两评”中的“三学” 是指导学、自学、展学。“两评” 是指自评和互评。

在一次次学生自主学习并获得成功的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又一次次得以强化。学生在分享成功的同时,也发现成功的秘诀。因此,教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传导思想,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健康的心态。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加强,学习效率得到不断的提高。教师的“教”就变成了“不教”。

人常说:聪明的学生不是老师教的,笨的学生才是老师教的。说的就是笨的学生,老师天天都在教,今天老师教会了,明天又不懂,老师的教学就成了机械运动,究其原因就是不会学习。而聪明的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掌握会学知识的本领。他们的学习效率往往是事半功倍。教师的作用只不过及时引导和恰当的点拨。老师的教自然也就少了。这也说明了教学中的教就是为了不教的道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的方法,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力求有效课堂的科学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坚持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更重要的就是要教学生会学的本领。这样“教”就充满活力,“学”更充满生机。教学中的“教”与“不教”自然有机地统一。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走进新课程》2002.4

【2】       施晓光主编,当代世界出版社《现代教育思想专题》2001.5

【3】       季素月编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研究》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