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徒结对小先生教学法

发布日期:2011年10月29日
 

浅谈师徒结对小先生教学法

                                    海口九中   陆英

摘要:阐述了构建师徒结对小先生教学模式的内涵、理论背景、理论依据,介绍了师徒结对小先生教学模式的形成发展和构成。结合作者实践的过程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教学法  小先生  师徒结对  主体意识   素质教育 

 

师徒结对小先生教学法是指在初中数学学科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选出学科优秀学生作为小先生与学科较差学生结成师徒,以小先生监督、帮助徒弟使师徒相学助长与教师点评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

“主体参与、分层指导、及时反馈、激励评价”是新型课堂 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主体参与”是16字原则的核心,因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能力,而引导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以这个原则为依托提出了以三学两评为基础的小先生一拖N的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1.时代的要求

国际战略格局的巨变,知识经济的崛起,要求人人都应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体。而中学生虽然有独立自主的愿望。但大多缺乏自强自立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建构学习主体和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主渠道。

20014月,教育部发布的《普通初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明确指出,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具体目标:

l           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l           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l           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l           学会分享与合作

l           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l           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这应当成为我们初中数学学科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贯彻素质教育的根本指导方针。

2.教育的使命

实施素质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即尊重、发挥和完善学生的主体性,这是现代教育的最主要特征,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相对于教师的主导地位而言,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得很不理想。只承认或认识到学生是学科教学活动的中心,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的能动的心理状态,只是形式上、现象上把学生作为学科教学活动的中心,内容上本质上仍使学生处于被动的次要的地位。这正是目前相当部分中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切实落实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将素质教育贯穿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成为当前中学数学课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3.名称的来历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使用过“小先生”一词。他在《怎样做小先生》一文中曾提出为什么要做小先生和做小先生有什么意义的问题,主张“即知即传”、“自觉觉人”、“教人者教己”、“小先生制”。如今,我们在普通中学数学课教学领域探索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小先生一拖N的教学模式无论从其含义、操作方法和遵从的教育教学规律等方面,都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二、理论依据

建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现代教学论关注的核心要素。其理论基础是:

1.马克思主义有关人是主体及人的个性充分自由发展的经典论述

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可以从两个方面认识学生主体。首先,学生是认识的主体。马克思说:“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8)  “人始终是主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143)主客体关系就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就教育活动而言,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习掌握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并认识世界的关系。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引导他们在学习和运用知识过程中能动地认识与改造世界。学生又是发展的主体,作为认识、调节和提高自身及他人的主体,学生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会加深自身的改造与完善.这就是说,教育者不应当忽视学生的自立创造、自主管理与自我教育能力,更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自我奋进目标,促进其内部矛盾转化,使学生做自身发展的主人,同时善于利用这个作用力去帮助他人,从而达到学生之间相学助长的效果。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主体意识与能力的需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集中到一点,就是人才的主体意识与能力。没有主体意识与能力的公民,将会在激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中被淘汰。

因此,提高中学生学习质量的本质要求,就是提高以主体意识与能力为核心的整体意义上的学习质量。具体地说,主体意识与能力主要包括自强奋斗、自力学习、自主发展、自立创造、自我修养、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完善等方面。

三、实验过程

师徒结对小先生教学法模式的操作程序有七步:

第一步是思想动员。即向学生阐述充当小先生帮助徒弟的意义。                                            

第二步是自由搭配。即师徒互相选择,有利于互相交流为目的。

第三步是培训小先生。教师针对数学科目中不同问题类型的解决思路和方式进行培训,指导他们如何与徒弟交流。

第四步是公示结对情况。即把师徒结对情况公示全班,接受同学监督。

第五步是制订目标。即针对不同基础制订不同目标,对达到目标的师徒都给予奖励

第六步是教师点评。即在单元结束后组织小先生和徒弟了解情况,总结经验,及时鼓励,找出不足,制订新的目标。

第七步是徒弟升级。即徒弟在“小先生”辅导的基础上有显著进步的升级为小先生。

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过程是对中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的综合培养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小先生”们要做到:

1)认真钻研教材知识,运用逻辑思维将教材知识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罗   列清楚,并使之网络体系化;

2)整理规范语言,了解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把基本观点确立的依据及其应用意义搞清楚;

3)还要做适当的练习题巩固新知识,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对徒弟的问题有问必答;小先生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教师指导解决。

徒弟应该做到有问必问,尊重小先生。

四、实验成果

12010年期末统一考试本校年级成绩表

 

 

班级

某班

某班

某班

某班

某班

本班

某班

某班

与考人数

73

66

74

68

73

71

72

70

平均分

711

713

671

720

725

893

738

717

    备注:本年级是平衡班。

2.绝大多数初中生以积极的姿态迎接这一机遇和挑战

笔者对实验班级的同学做了调查,请他们谈谈对“师徒结对”的感想。以下是部分调查实录:

“欢乐多多,收益多多!”

“学生做小先生,首先是新颖,其次是可以帮助别人,又可以取长补短,展示自己的风采,实现了自身价值的提高。”

“请教小先生方便及时,避免问老师的尴尬,既有面子又能进步。”

“我们也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早日升级做小先生。”

“‘小先生教学法’的开展,有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利于教师针对学生暴露的问题集中力量对症下药;也有利于全体师生在探讨中共同进步!”

3、经过两年的尝试小先生和徒弟都取都得了明显的进步。

  在本人任教的两个班中小先生的成绩显著、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对数学问题的处理更敏捷更完善,在今年的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中有小先生符超然、张艺宝、杨晨曲等同学分别获一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徒弟的进步也很大:我们班的吴思颖、钟露婷、王万谋、苏园斌等同学的数学成绩通过小先生的帮助都有了质的飞跃。

五、结论与建议

“师徒结对小先生教学模式”成功的理论思考

(一)从心理学方面分析本教学法的成功基础。

1. 中学生的智力能力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果,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在具体活动中存在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观察力、注意力、思考力、想像力、创造力等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能力,为自己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条件。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模式与中学生的智力能力相适应,学生能够参与,并在课堂教学的活动中,使学生的智力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2. 中学生的成就动机

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其中知识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是占主要地位的。知识内驱力是掌握知识技能和解决学习中问题的需要,它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因而称之为内部学习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是通过胜任某项工作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是把成就看做是赢得自尊心的根源,因而称之为外部动机。“引导参与式”教学法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在胜任学习中赢得自尊提供了机会。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愿意参与,就是在成功动机驱使下去做自己认为很重要的、很有价值的事情,并力求达到完善的一种内部推动力。

(二)传统教学模式与师徒结对教学法特点对比分析:

项目

传统模式

师徒结对教学法

教与学

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与学辩证统一,学生主动学习,接受知识。

教学任务

强调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技能和技巧。

强调知识与能力的统一,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注重教师教法研究,强调教师教学过程。

注重教师既研究教法,又研究学生学法,使学生参与教学中,达到了教与学的统一。

教学组织形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集体授课

教师的力量被放大,增加了学生主体参与机会,教师的指导性增强。

教学环节

注重课堂教学各环节,忽视课下指导。

注重课堂教学与课下指导统一,使教学环节更加完善。

教学观念

授之以鱼

授之以渔

师生活动量

教师一言堂,学生主要是集中精力去听、去记。

教师指导,学生参与课堂全过程。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师徒结对小先生教学法完全符合教育部制定的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毋庸置疑,师徒结对小先生教学法正是在教育部制定的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这一方针的指导下产生的,并生动地体现了这一指导方针。初步实践证明它是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生活幸福感的重要途径。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是接受能力好的学生掌握了知识,留下一部分接受能力较弱的孩子将牺牲教师的休息时间去弥补,对师生都是一种折磨和伤害。如今实施师徒结对小先生教学法,教师的队伍壮大了,力量壮大了,教师可以有足够的时间钻研教材。通过这种模式的推广和实践,小先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了,思维更加敏捷,考虑问题更加周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高涨。同学之间交流、分析、解决问题,因为都是同学,讲题的同学少了点权威,就增加了其他同学提问和讨论的欲望,课堂气氛活泼热烈,锻炼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语言表达能力和解题能力,减少了学生对老师、对所谓“标准答案”的依赖,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答案到主动寻找答案,从而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但是,从总体上看,大多数教师仍然存在着心理障碍。

第一个心理障碍是放不开。一些教师想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但总是担心新模式下的课堂掌控问题。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如果把握不好就乱成一锅粥,所以这种新模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第二个心理障碍是怕麻烦。实施师徒结对小先生教学法需要对各个学生进行摸底、做好动员工作、指导小先生,需要安排较长周期的小先生讲课计划,同时要求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学法指导,及时总结交流同学们的学习经验和效果,了解师徒的合作情况,及时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的确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是件麻烦的事情。但是,不麻烦就不能革除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弊端,建立新的教学运行机制。而且事实证明一旦形成收益非浅。

只要坚持不懈地实验、总结、再实验、再总结,一定能够更好地把握住小先生教学法的内在规律,使这种方法成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科学方法。

六、参考书目:

素质教育新论       孙立春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99年版

陶行知教育学       何国华著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99年版

主体教育实验研究    王家骏主编    北京教育出版社

教育模式            查有梁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