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并快乐着

发布日期:2010年05月30日

    ——浅谈文言文教学

     文言课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作为传承中国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精髓的有效途径,文言文教学理应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然而在轰轰烈烈教学改革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不协调的现象:现代文教学是“热点”,而文言文教学则是教改热潮中的“冷点”。“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

      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若把教学目标只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讲究“字字落 实,句句过关”,唯恐有所遗漏,甚至“字斟句酌”,教师是“独霸课堂”,喋喋不休,出现了“媳妇懒,婆婆勤”的现象。显而易见,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是不利于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的,也势必造成文言文教学的“少、慢、差、费”,学生学习情绪低落,觉得“学文言难,难于上青天”,痛苦不堪。不可否认文言文学习的繁重性,但如何能让学生快乐去学,乐趣去读呢?在此,谈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激发兴趣,实施“两手抓”的策略。

      如何化痛苦为快乐,只有激发兴趣。 "兴趣"是认识学习内容,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是影响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的直接因素。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首要条件就是激发兴趣,来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曾经有人把文言文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看成是文言文教学的“本”,众所周知,对文言词、句字面意思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因而它应当成为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仅此而已就大错特错了。如此枯燥的学习,字词的轰炸,难免让学生畏惧。在我看来学生学习文言文,一要对文章词、句的含义有基本的理解,二要对文章能进行适当的鉴赏评析,一味强调前者,放弃后者,则是放弃了文言文教学的文学性,文言文教学须两手抓。因为历来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大多是文学作品,或者是其具有文学性而入选的其他作品。《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是不折不扣的文艺散文。这些文言文都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我们的教学如果仅仅从字、词、句上作些肢解式的诠释是不够的。其实,这些文言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作者的人生态度、理想追求、思想情感以及课文的结构、语言、意境之美等等,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修养、审美情趣的形成是很有影响的。因此,确立文言文教学是文学教学的观念,指导学生对文言作品作适当的鉴赏、评析,让学生认识文言作品的整体美感,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领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理应成为文言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如此的品,美不胜收,还愁学生不感兴趣吗?

二:学法多样,实施“授渔”策略。

     “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只有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改变一味的字词传授,采取多姿多采的学法,才能使学生感兴趣,成为课堂的主角。为此,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法。

(一)专项承包法
      这种教学方法是根据集体动力原理,把教学活动看成一种特殊地交往过程,采取互助合作的方式,全班同学参与,各有任务,促使主动地阅读有关资料,学生之间密切配合,以学生互学,达到自化、自解、自得的目的。操作步骤是:①自学,初步感知课文。②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分成串译组、结构分析组、古代知识介绍组、质疑组、答疑组等若干组。③每组对所承担任务作精心准备。④课上交流。⑤师生共同探讨疑难杂症,得出结论。如对《陈涉世家》、《出师表》等篇幅较长、知识点较多的文章,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二)鼓励学生试教法

      对于《爱莲说》、《两小儿辩日》等篇幅不长,文字不难的自读课文,就让同学推选出最信赖的一位学生,做精心准备,代替老师去讲课,使学生有新鲜感,增强主动学习欲望,具体操作程序:调查--准备--讲析--答疑--小结。前四步由学生完成,最后一步老师总结。
    (三)自由谈论法

      对于《狼》等难度不大,趣味性强的自读课,可采用此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要分两步走,即先让学生自行阅读、识记、疏通文意,再让学生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在课堂上交流。运用这种方法,可使学生在观点的碰撞中,交流思想,提高认识,互相激励。

(四)诵读表演法

      如《桃花源记》等,文笔优美,情节性强的课文,可加强诵读,采用表演的方式让学生走近古文,身临其境。
      这四种教学方法,以学生参与教学为核心,由注重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让学生自己探索,体验进步的喜悦和获得知识的满足,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

总之,激趣,调整教学关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是使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能力培养,实施“迁移”策略。 

     “教是为了不教”,课堂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它与整个语文教学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立足课内,向外延伸”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良好的文言文教学形式。故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力为宗旨,设计多变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仅能真正主动学懂大纲要求的文言知识,还能迁移所学知识,阅读课外文言文文段。仅靠教材中的几十篇文言文是远远达不到目标的。教师要有计划地找一些符合学生阅读心理的、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的、有注释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迷上文言文。如四大古典名著,明清小说,沈复的《浮生六记》,《世说新语》等。教师须在关键的地方给以点拨,使学生把在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并且在运用中巩固、加深、熟练,使精读和泛读相结合,这样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就能逐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能真正形成。这种课内外结合的文言文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成功的喜悦激发了他们旺盛的求知欲。还可以开展与所上课文内容有关的如成语故事大赛、名言解读、诗词赏析、改诗改词等等由学生自己设计的活动,也可延伸到课外。使得他们课外能主动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去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当然文言文教学的策略还有很多,这只是我一些肤浅策略,但不管哪种策略,都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只要我们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对文言文的教学进行科学的、人文的、有效的教学设计,就一定能在新课程改革中,迈出我们最坚实的步伐。文言文教学的沉闷局面,一定会为生动活泼所代替。那么枯燥的字词,痛苦的文言,即将成为快乐的天地。痛并快乐着!我想这也是每位语文执教者的由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