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海口市第九中学学生中长跑分层

发布日期:2011年10月29日
 

对海口市第九中学学生中长跑分层

教学的实验研究

田兴明

(海口市第九中学,海南海口  570206

 

摘要:当前海口九中学生体质的个体差异性较大,心肺功能较差,体能呈下降之势,这是当前海口九中学生中长跑教学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本文的研究主要从尊重个体差异入手,对海口市第九中学初二年级所开展的中长跑分层教学中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为初中学生中长跑分层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初中、中长跑、分层教学

 

作者简介:田兴明(1966-),男,汉族,中教一级,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学校体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要求逐渐趋于多元化,学生对教学内容有较强的选择性。中长跑项目由于单调、枯燥,加上教师大多采用传统、单调的教学方法,海口九中多数学生对这项教学内容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成绩不理想,学生普遍存在心肺功能较差、意志品质不强、个体差异性较大等问题。为了解决教学中突显出的问题,笔者从20099月开始对本校初二年级学生的中长跑教学实施分层教学实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学生心肺功能、意志品质、个体差异的缩小等指标都有明显的提高。由于分层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无论从其内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有别于传统教学。

1、实验对象

在我任教的海口第九中学初中二年级六个教学班共386人中,实验前分别对六个教学班进行1000M测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并进行加权平均,发现初二(3班)班男生与初二(9)班男生各项指标相近(表1),各项P>0.05,无显著差异。因此将初二(3)班作为实验班,初二(9)班为对照班。

1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各项指标对照表

指标

班别

极点出现距起点的距离(M

极点出现至第二次呼吸的跑距(M

1000Ms/成绩(男)

实验班(43)人)

初二(3)班

583

356

43213272/67.33

对照班(45人)

初二(9)班

581

349

43049270/68.45

p

>0.05

>0.05

>0.05

2、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在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输入关键词“体育课分层教学”,搜得学术期刊共33篇及查阅有关分层教学理论与实践书籍,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

2.2  实验法

本实验共十二周,教学内容中长跑,每学时中安排20分钟。实验班采用分层教学法,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将实验班初二(3)班分了三个层次,以1000M成绩作为分层依据:A层学生成绩80分以上;B层学生成绩60-79分;C层学生成绩60以下(表2)。

2            分层情况

人数

成绩

人数

权重

80分以上

10

23.26

60-79

20

46.51

60分以下

13

30.23

合计

43

100

对实验班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及其过程控制如下:在硬件上,要满足教学所需要的场地,保证每个实验班和对照班都有练习场地;在软件上,教师要依据各种信息对实验班级学生进行认真研究,合理分层,并根据各层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手段,同时要注意学生心理能力的培养。主要内容有:

第一周:准备活动的理论与实践对中长跑过程的影响;

第二周:途中跑的方法;

第三周:呼吸的方法及测试;

第四周:全程跑的方法:

第五周:极点与第二次呼吸;

第六周:间歇练习与连续练习及测试;

第七周:中长跑中的腹痛;

第八周:状态的调整及运动环境的选择;

第九周:综合练习及测试;

第十周:综合练习;

第十一周:综合练习;

第十二周:测试。

第三、六、九周测试,成绩作为升降的依据,即C层的前三名升为B层,B层的前三名升为A层;而A层的后三名将为B层,B层的后三名降为c层,鼓励竞争。

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遵循调查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了“初二学生中长跑分层教学基本理论知识的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88[初二(3)班男生43份,初二(9)班男生45],问卷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88份,有效回收率100%。

2.4  逻辑分析法

在分析文献、数据资料及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比较与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逻辑方法。

2.5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5.0软件对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实验结果量化,以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3、分层教学内涵及理论依据

3.1  分层教学内涵

对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进行追溯,它可以看成是当代多种先进教学思想的融合,包括了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理论、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以这些理论为基础,我们所提出的中学体育分层教学的内涵是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体育时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将学生进行分层,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进行教学设计,给每个学生都能够提供充分的最佳的学习条件,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更好的发展,以提高每个学生学习体育的能力,提升中学体育课的整体的教学水平。

3.2  理论依据

3.2.1  新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

《体育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收集、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1]。体育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但在实际教学中,差异较大的学生进入班级后接受的却是同一体育教学进度,这势必造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差等生跟不上的局面。那么,在现行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如何弥补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这就迫切需要体育教师摈弃传统的“一刀切”、“齐步走”等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教学法,以适应学生日益扩大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少年儿童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少年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少年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少年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问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2

3.2.3  学习动机理论

由于学习动机的多样化,导致对学习动机作用的解释也多种多样,由此派生出多种不同的动机理论,笔者倾向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马斯洛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的作用,他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有意义的,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这种目标来源于我们的需要。3

3.2.4  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4

4、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技术课平均成绩对比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实验组在成绩上优于对照组,并存在非常显著差(p<0.01)。究其原因: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和态度活跃了学习气氛,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其在互帮互学及竞争中共同提高。另外实验班学生在掌握和理解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及战术上的应用等方面也明显好于对照班学生,这说明分层教学法在提高初中中长跑教学效果方面作用显著。

3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成绩对比

组别

样本含量

平均成绩

P

实验班(63人)

初二(3)班

43

41233/77.75±8.26

< 0.01

对照班(65人)

初二(9)班

45

42329/69.40±8.34

4.2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基本数据对比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极点出现距起点的距离(M)两个班都有延长,但实验班延长了92M,而对照班才延长了20M。极点出现至第二次呼吸的跑距(M)两个班都有缩短,但实验班缩短了90M,而对照班才缩短了24M。进步幅度方面,实验班缩短了2980,而对照班仅缩短了720。以上三组数据,实验班都优于对照班,存在明显的显著性差异(P<0.01)。究其原因:学生在适度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制造一个适合每一个层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使每一个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成功与自信,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4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基本数据对比

指标

班别

极点出现距起点的距离(M/前后两次之差(M

极点出现至第二次呼吸的跑距(M/前后两次之差(M

进度幅度(男)

实验班(43)人)

初二(3)班

675/92

266/90

2980

对照班(45人)

初二(9)班

601/20

325/24

720

p

< 0.01

< 0.01

< 0.01

4.3  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基本知识对比分析

从表5得知,实验后实验班的体育基本知识明显优于对照班(P<0.01),因为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成功与自信,产生了学习的动力,探索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动机产生了,就会积极主动的投入练习之中,并对练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兴趣是积极性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也是影响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一旦激发,就会产生聚精会神的注意、愉快而紧张的情绪及坚强的意志努力等。学生的动机越强烈,其积极性就越高,兴趣就会越浓厚,其练习成效就越高。当学生通过积极的练习看到自己在进步,特别是通过升降组的调整看到自己取得成功时,学生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成功、愉快的情感体验,而情感体验的程度,又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成效和身体各方面能力的发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         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基本知识对比分析

指标

班别

准备活动对中长跑影响显著(人)

跑步过程中出现的极点知道是什么原因并能够自己解决(人)

能够运用中长跑理论知识指导跑步(人)

实验班(43)人)

初二(3)班

35

33

30

对照班(45人)

初二(9)班

16

12

9

p

< 0.01

< 0.01

< 0.01

5、结论

5.1  分层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改变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及认识。

5.2  与对照班比较,实验班1000测试成绩提高的幅度更大;极点出现距起点的距离更长,实验前后极点出现离起点的距离的差更长;极点出现至第二次呼吸的跑距更短;成绩进步幅度更大。说明学生的心肺功能明显增强,调节能力显著提高;对体育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效果更好,能力更强。

5.3  分层合作教学法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对增强学习效果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5.4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合作意识、实践能力以及兴趣、意志、习惯有了明显增强,为学习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忠. 新课标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五个“解放”[J].体育学刊,2004,74:106-107

2]张春兴. 教育心理学. 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16

3](美)H.C.林格伦著,章志光等译. 课堂教育心理学. 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91

4]姚利民. 有效教学论. 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会,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