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发布日期:2010年05月25日

摘要: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当代地理教师的一大困扰。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如何让学生对地理“一见钟情”。2、如何争取学生的爱。3、如何让地理走进学生的生活。4、如何给学生开启地理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

关键词:学习、地理、知识、学生、生活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地理学科没有纳入中考升学的考试科目,地理这门学科没有引起大多数同学的重视,出现了学生不想学,老师没劲教、地理课得不到保证,地理教学流于形式等一连串负面效应。有的地理教师愤而弃教,有的改行易教。很多同学为应试教育升学而放弃了学习地理,给地理教学带来了许多方面消极的影响。近年来,我省虽然也开设地理会考科目,会考成绩也纳入中考升学成绩,但与其科目相比占的比例较小,仍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厌学地理,甚至有的学校没有地理专业教师教学,而请其他科任教师来教地理,严重影响地理教学的质量。学习地理,就是学生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开始!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则是教师的当务之急,因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改变地理学习的态度,变被动的“要我学”为积极主动的“我要学”,进而达到“我爱学”的境界,对地理教育工作者来说是相当大的挑战,要做到以上几点,就必须做到:

一、如何让学生对地理“一见钟情”

新教材在引起学生的兴趣方面下了苦功:外部形象上就可以看到许多新意;语言上不仅强调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还追求文字的优美、形象、生动、活泼;特别关注图文的编排,做到了图文精美,引人入胜。

以往上课时,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地理课是多重要,学好地理是多有用,地理知识为人类发展起到哪些巨大作用,要求同学们以后上课要认真听讲,作业要按时完成,积极回答问题,一定不懂就问等。学生对于这一切早巳经厌倦了,不可能产生共鸣,当然也就不会对教师讲授的知识感兴趣。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思路和做法,把—些学生没有接触到的新的东西展现出来,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带领学生走进地理课堂,让他们第一次接触世界地理或每一节课开始时,就对这门学科或这节课“—见钟情”。

1、精心设计引言   

引言,顾名思义是一节课的导语。它虽不足课的正文,但直接影响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好的引言能使学生兴趣盎然,瞪大眼睛作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处理得当,即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作不同的引言设计,对地理教师是一个考验,但又是引发兴趣的好方式。   

例如,大多数男同学非常喜欢巴西的足球明星罗纳尔多。在讲巴西时,你不妨这样导入:“你知道巴西在哪个洲?罗纳尔多的家乡在巴西的什么地方?巴西除了足球还有什么闻名于世界……”也许这种表面上不经意的问答,会使孩子产生对世界地理知识的浓厚兴趣。

2、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不断变更新教学方法。如知识较易掌握的采用自学;知识难度大的或概念抽象的采用讲授法;新知识又不太难的,采用引导讨论法等。各种教学方法,都各有所短,各有所长,实际选用时,应扬长避短。    

3、改变落后的授课模式,增加“花色品种”

过去的授课模式为“单项式”,即教师讲,学生听,表现为“满堂灌”、一言堂”。现在大多为“双向式”,即教师问,学生答。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向“多项式”发展,在教学模式上增加“花色品种”。

4、加强直观教学,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引起学生注意的重要手段,教师可利用讲故事、朗诵诗歌散文、播放音乐或展示图片、漫画等形式把学生的思维迅速带人到要讲的教学情景中。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总的要求是应该有启发性。

漫画能逼真地、形象地、深刻地表现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把与地理知识有关的漫画引入到地理教学中去,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把抽象的人地关系知识情景化,活灵活现表现出来,学生感觉容易掌握。   

相片、彩图色彩艳丽,醒目美观,强烈刺激视觉,加强记忆效果,能反映祖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知识。结合有关内容,观看旅游相片,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设计问题也要注意创设情境。例如:纬度越高,气温越低,似北半球一月气温最低的地方为什么在西伯利亚,不在北极?俄罗斯大部分领土在亚洲,但为什么说它是欧洲国家?教师提出与学生常规思路相矛盾的地理现象,具有一定难度,引起学生潜在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自己想去揭开谜底。

5、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地理课堂教学情境,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而CAI课件为创设情境提供了优势。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文声像的综合能力,可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对学习难点的突破,引发学生兴趣,调动学  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提示新旧知识间联系等方面起很大的作用。

6、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很难使学生兴趣持久,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教师应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生动有趣的学生活动,扩大学生们的视野,点燃“创造”的火焰,使他们深深爱上地理科学。

7、善用各种方法,加强记忆效果

将枯燥无味的地理事物、名称、数据、特产编成顺口溜或有趣的语言,生动幽默,容易记忆。

二、如何争取学生的爱

1、树立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和尚未定型的时期,他们在这一时期有着丰实、复杂、易变的精神世界,因而特别渴望了解他人,也渴望他人了解自己、帮助自己。教师如果能够做到尊重学生,亲近学生,倾听学生,细心体察,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就能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2、运用丰富的教学语言

知识的传授,师生的交流都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从某种意义讲,教师语言能力的高低可以决定大部分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大小。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必须提高教学语言应用能力,尽可能多地使用风趣、生动、幽默的语言。

3、结合时事、奇闻,谈古论今,广征博引

教师除了要不断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艺术水平之外,还要关注生活,关注世界,大量浏览文史书籍,以丰富的学识争得学生的爱,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三、如何让地理课走进学生的生活

1、贴近生活,终生受用

地理的新教材处处强调从生活中的科学讲起,同时又特别强调把所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教材尤其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对每一个学习内容的引入,都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对自己不熟悉的地理现象和较抽象的地理原理难以理解,如果教师举一些生活实例,不仅可以代难为易,而且可以激起学习兴趣,乐于思维,逐能培养学生用自己的经验思考问题,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能力。例如;我在学习饱和空气时,列举了晒衣服的例子来说明,夏天在室内晒衣服容易干,冬天特别是阴湿的天气晾衣服不容易干,这个道理很多同学都懂得,理发师用吹风筒一吹,头发便很快就干了。引导学生经过思考问题,认识到水分的蒸发和气温的高低,风力大小,空气是否饱和有关,在阴冷潮湿的冬天晾衣服要晾在通风透气或风力较大的地方才容易干。新教材侧重从培养人的需要出发,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确定教学内容,阐明人地关系;人文地理比重增大,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国家、地区的居民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生产、促进社会进步以及利用门然过程中出现程度不同的环境、资源、人口问题。这些问题属于共性的问题,极其容易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只有把地理界的核心思想和地理界所存在的问题拿到学生生活中来解释,学生才会觉得地理贴近了生活,才会觉得地理是一门可以解释生活小许多问题的有用的科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到土地利用类型知识时,可以结合海口市区和我们九中的土地主要利用类型是以建筑用地为主。了解到地理知识贴近生活,终生受用。

2、联系实际,加强应用

一个人不管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做农民要科学种田,因地因时制宜、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经商做生意要研究各地的生产生活习惯、资金的周转和商品的流通;兴建工厂企业要考虑原料、能源、市场、交通、信息等区位的选择;交通建设要注意各地的地质构造以及人流、物流等,科学合理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要注意合理有序、有度,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建设要讲求区位优势,促进可持续发展。

3.给学生观察、考查、思考和实践的机会。

在学习火山和地震的有关知识时,我除组织学生观察有关火山地震的有关图片之外,还组织学生到马鞍岭火山口和海底村庄去考察,并介绍形成过程,让学生思考作出结论,这比教师自己在课堂上讲解印象要深刻。另外实地考察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操,还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好。

总之,学习地理,可以为同学们将来参加人类各种生产建设活动学得丰富的、终身受用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设计中把形象的、实际的生活经验借喻到地理事物中来,使生活经验与书本地理原理、地理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学科的应用性,使学生兴趣高涨,积极探讨与地理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掌握有用的、实际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会慢慢习惯联系身边、生活的生产例子来学习地理,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如何给学生开启地理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

随着知识更新和知识增长速度的加快,知识的学习越来越成为一个终生的过程。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受到科学技术的确是“飞速”发展,痛感到生活和工作中新事物出现得实在太快,需要学习的新知识、需要了解的新信息实在太多。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已无法追赶上知识更新和知识激增的速度。而且,由于科技的发展,如今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通过各种渠道,较容易地获得各种资料和信息。从这个角度讲,学校里多学一点知识还是少学一点知识已不像过去那样重要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会学习,学会思维,乐于不断获取新知和主动探索,善于搜取、辨别和加工各种可得信息,能根据自己的个性设计近期的发展方向和计划,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现代社会的“顶尖级”素质。教师应转变过去传统的观念,不应单纯考虑如何把教材内容“讲”清楚、“讲”透彻,而是应当考虑和研究如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如何都会学生自学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学到终生有用的、增长知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