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撒人生的汗水 滋润成长的土地——劳动,我能行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09日

海口九中初二(3)班 柯宇潜

人生,像一座天平,左边是茁壮成长的砝码,右边是辛勤劳动的果实。要想更好地茁壮成长,就要懂得辛勤地劳动。劳动,是我们人生中光荣的责任,是成长中必需的营养,是精神上情感的升华。我要将“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做为我的座右铭,并发出人生的宣言:劳动,我能行

劳动,光荣的责任

“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一曲《劳动最光荣》开启了我幼年劳动的大门。那轻快、活泼的旋律,让我在天真幼稚的脑海中对劳动有了初步的印象:劳动,就是一件光荣的事。

后来,我逐渐长大,四、五岁的我由于那首歌曲深深地爱上了劳动。我学会了叠被子,叠衣服,甚至有时还十分自信地说道:“我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每此时,父母的脸上总会流露出灿烂欣喜的笑容。虽然幼小的我不清楚自己劳动究竟为了什么,但我深信:劳动最光荣。也许正是这样的心理,让我从小就和劳动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为我今后茁壮成长奠定了基石。那时的我,已在心中坚定了一份信念:劳动,我能行

劳动,成长的营养

在劳动中,我茁壮成长,步入小学的大门,我开始逐渐地为父母分担更多的家务。可是慢慢地,我越发地觉得劳动是那么地辛苦、枯燥和无味,曾经的那份对劳动的激情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一次,在洗碗时,我心不在焉,碗上的油渍还没有洗净,就将其匆匆地放入了碗柜。后来,父亲发现我洗碗不认真,便严肃地问道:

“为什么不认真洗碗?”

我不高兴地回答道:

“洗碗等这些家务活干起来实在是太辛苦了。我真的不愿意再继续做下去。再说,我长大后还要去社会上与他人竞争拼搏,这些家务活纵使做得再多,对以后的生活起不了多大的影响和帮助。”

父亲听了我的话后,低头略思了一会儿,便将我带到窗边,跟我说了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读书人,整日苦读诗书,不爱做事,连日常起居都需家人帮忙打理。别人都因此而取笑他,但他却振振有词说道:‘大丈夫志在四方,理应横扫天下,怎能去做家务之类的小事?’这时,一位邻居站出来说了一句:‘文人薛勤曾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你自称自己是大丈夫,连一点家务都不愿做,何言‘志在四方’‘横扫天下’?’这句话有力地回击了这个读书人,令他顿时语塞。”父亲又用手指了指窗前的樟树,接着说道:“你看这棵树,它年年都在长大。从表面上看,是它的枝叶在不知不觉中伸长,变粗,可实际上,它的生长,无时无刻都离不开地底下那不断深扎、努力吸收水分和营养的根基。在它不断扎根的过程中,它会遇上重重坚硬的土层、无数锐利的石块,然而,纵使面对再多的困难,它也要不断地努力扎根,只有这样,它才能汲取更多的水分和营养,以供继续生长。劳动,就是这不断扎根,吸水的过程,中途少不了辛苦的付出。它不一定会给你带来任何的荣华富贵,但它可以磨砺你坚强的品质,让你懂得顽强拼搏,深扎大地,茁壮成长。‘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只有从基本的劳动做起,长大后才可能有所成就,明白吗?”

我默默地点头,这一天,我对劳动的理解又更加深入了一步:劳动,它不仅是人生中光荣的任务,更是一种成长的营养,磨砺我要坚强做人,处处从基础做起的人格品质。

从那之后,我不再因劳动的辛苦而退缩,相反,我要更加辛勤地劳动。面对劳动,我能行

劳动,情感的升华

2006年,经新闻媒体的报道,一位人物的出现,使我的情感在劳动中得以升华。

他是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在给他的颁奖词中,这样写到:

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负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他,就是洪战辉。面对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他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在工地上帮人传递钉枪,在课余时间卖起了学习用品,在餐馆里做起了杂工……他用那微薄的收入,艰难地撑起了整个家庭。

大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的劳动而能够得到。”洪战辉的经历就正好证明了这一句话。而洪战辉身上的那个“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则正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辛勤劳动,坚强奋斗的精神。中华民族自古就以辛勤劳动而闻名,伟大中国的古代先民们,用辛勤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奇迹,缔造了华夏璀璨的文明。而洪战辉,正是继承和发扬了这种辛勤劳动的精神和品质。

如今,我们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伟大口号,坚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我要以此为戒,努力劳动,争做一名光荣的劳动者,尽撒人生的汗水,滋润我成长的土地,也为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辛勤奉献。

让我们为“知荣明耻树新风”而庄严宣誓:劳动,我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