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目标内容的深化研究结题成果

发布日期:2010年05月26日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

德育目标内容的深化研究结题成果

海南省海口市第九中学课题组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目标内容的深化研究》是我校20047月承担的全国教育发展"十五"计划重点立项课题“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创新发展研究”的子课题。两年来,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坚持以理论学习为先导,积极探索,深入研究,不断总结,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整合优势,使我校德育工作走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校成立了课题组、进行课题研究分工、制定了科学、规范、操作性较强的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评估,保证课题的研究始终在科学、规范、有效的轨道上开展。

一、课题研究的实施

实验研究项目一:构建立体育人网络,加强德育体制建设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和完善德育目标责任制,构建了我校立体的德育育人网络。


实验研究项目二:强化校园文化熏陶,在活动中感悟道德

    我校在德育课题研究教育方面探索“三个中心,三个转变”,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德育工作由零散型向系统型转变,班主任工作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

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和手抄报、讲座、校田径运动会、“文化艺术节”、“金秋画展”、“辩论周”及“校园十大歌手大赛”、“五好小公民”的读书、实践、征文等多种有效途径和渠道,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心理健康、道德、法制,通过一系列活动,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教育,提高和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自觉性、实践性和实效性。学生在道德品质的形成中,他教与自教的相互统一,使德育教育在活动中转变为学生的内在素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此外,我校还以德育科研为抓手,提升德育队伍的素质

实验研究项目三:整合学校、家庭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我校课题组会同海南省教育资源研究开发中心,对包括我校在内的海口市10多所学校的中学生及家长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查,发放问卷20000多份,回收有效问卷12210份。

1、本次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及发现

1)家长普遍存在“教育缺乏”。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家长中有70.5%认为最缺乏的是教子的方法和知识。

2)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与行为矛盾。研究显示,有33%家长们认为道德是孩子终身发展的最重要素质,知识和身体位居其后,但对孩子寄予的最大希望却是学习好,做人和健康仅以24.2%8.5%的低票数,分列二、三。

3)家长对孩子的满意度偏低,不满意度偏高。研究显示,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持满意态度者仅为34.4%,有17.2%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发展不满意,对孩子的发展比较满意者为48.5%

4)家长对网络的教育功能认识不够。只有4.6%的家长拥有电子邮件或QQ号。

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发现以及我校的实际,我校充分发挥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确立家校合作新理念,努力构建“共生、互补、双赢”的家校合作新体系。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         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

1)召开家长会或举办家长开放日。向家长展示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教育成果,向家长介绍学校近、远景规划和当前的教育教学计划,促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努力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同时值此机会征询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我校每年的教学开放周,文化艺术节、田径运动会,都邀请家长委员会代表和学生家长观看和参与,家长和孩子自主参与,共享教育教学成果。

2)开通“家校联系热线电话”,开展了“教师家访、家长校访”活动,班主任老师可随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使信息交流及时,在偶发事件发生时,能立即实现家校沟通,使事件得到较好处理。

此外,还通过书面联系、校园网络等形式指导家庭教育。

2、有针对性地确定家长教育培训内容并以多种方式加以实施。

1)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

    2)帮助家长掌握教育规律与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3)提高家长的修养,让家长“以身立教”。

4)指导家庭创设良好的“氛围”,熏陶孩子。

5)定期向家长汇报学校的情况。

      实验研究项目四:构建学校管理的社会参与体系,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社会各界参与学校管理,协助学校教育主要侧重以下几方面:

1、社会教育资源介入教育教学管理

近年来,随着课程教材改革深化,国防教育、环保教育、交通法规教育等正逐步进入课堂,但学校要独立开展这些方面的教育往往有不少困难,而问题关键在于缺乏合适的教学人员。为此,我校分别与海南师范大学、海口市美区法院建立了长期的教育教学合作关系,并在我校建立了教育培训、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

2、充分利用本地德育资源,拓展德育空间。

对于海口市开辟的一些历史文化古迹、新建的人文景观以及专门的德育基地等,我校都定期组织学生定期到社会实践基地参观、学习、调查,指导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现象,进行爱国主义、生态保护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

3、重视共建工作。

   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离不开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参与。为此,我校和雷达三旅、海口市公安局海府派出所等单位结成了共建单位,同时还聘请了该所的教导员杨继勇同志担任我校的法制副校长、黄有武警员担任法制校外辅导员。定期邀请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到校做法制、交通安全,消防等专题讲座以及对初一新生进行国防教育。除此之外,还经常联手加大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力度,从而有效抵制了这些不良场所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为我校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

    正因为我校在德育工作中“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形成同心,同步、同向、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教育模式,使得我校德育工作取到了显著的成效。

1、学校的德育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

22005年,我校参加在广州举行的国家级德育课题研讨会,我校汪娟校长在会上作了德育工作的经验介绍,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3、我校被评为“海南省‘双合格’家长学校”,我校家长代表杨发洋同志在会议上做了经验介绍;

4、在课题研究期间,我校教师共撰写课题论文80多篇。其中,有十多篇在国家、省、市论文评比中获奖。

论文名称

作者

获奖情况

《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国家级论文评比一等奖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 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研究》

 

国家级课题论文评比

一等奖

《对德育过程中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一点思考》

温艺红

国家课题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浅谈如何以实践活动提高德育实效》

陈燕茹

国家课题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强化德育合力,实施立体化管理模式》

王丽銮

国家课题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浅谈学生自主性个性品质的培养》

张文媚

国家课题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5、近年来,我校先后被评为“海口市校风建设先进单位”、“海口市无毒学校”、“海口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海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海口市少先队先进集体”、“海口市‘五四’红旗团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单位”、“海口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海口市学校管理先进单位”、“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全国教育发展‘十五’计划重点新课题实验基地”、“全国德育课题研究先进学校”、“全国‘五好小公民’读书活动先进单位”、“海南省‘双合格’学校”、“海口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海口市教育局工作责任目标管理一等奖”,在海南省科技创新大赛中共有七名同学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我校学生代表海南省参加全国英语口语大赛荣获三等奖。从2001年开始连续年四年在中考中入省、市重点高中的人数居全市第一。

八、研究后的思考:

1为了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必须建立一种大教育观,

2、         学校德育教育的开展必须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3、         学校教育的成功期盼着家长素质的整体提高。

4、社会教育的开展,必须上升成为政府行为。

 

 

 

附:课题组成员名单:

  长:汪 

副组长:王丽銮

  书:吴 

  员:陈世琼、陈燕茹、黄继勇(法制副校长)、杨发洋(家长代表)、各班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