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今日吐芬芳——海口市第九中学数学教研组管理经验

发布日期:2011年10月29日
 

十年磨一剑   今日吐芬芳

——海口市第九中学数学教研组管理经验

海口九中  魏婕

近几年我校的中考成绩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特别是2010,可以说是我校数学组收获的一年。在中考中,我校满分人数达190人,数学单科获A等级人数达687人,合格率90.7%,优秀率64.7%,排名为公立学校第二,仅次于海南侨中,在全市同类学校中名列第一,创下历史新高。同年,数学组被评为“海口市有效教学实验先进小组”,由吴多智(全国第七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一等奖获得者)老师主讲的信息技术整合市观摩课获一致好评,由章才多老师主讲的优质课获区一等奖,由魏婕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获国家级论文大赛一等奖,由陈顺玲等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在《数学学习》杂志上刊登,由王梅南等几位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在海口市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中获一等奖。在2011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海南赛区)决赛中,我校获奖面居全市第一,其中一等奖7人,二等奖9人,一等奖最高分者排名海南省第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我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管理分不开的,是与紧抓数学科组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分不开的。其主要经验有:

一.  注重科组负责人的身体力行

我校数学科组是一大组,共有35名教师,分三个备课组,教研组长正副2人,备课组长3人,作为科组负责人我们在管理工作中做到了“眼高手低”:“眼高”就是要高瞻远瞩,着眼于学校数学教学的长远发展,注重全面调控和可持续发展,能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工作氛围。简言之,要善管理、善计划、善组织、善协调,同时要对组内工作持有饱满的热情和爱心;“手低”就是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成为师生的表率,说到不如做到,组长们的课堂教学若能对教师具有示范指导作用,其意义不仅是在教学业务水平上帮助了教师的提高,更能获得科组成员的尊重和信任。在数学组,3名市级骨干(魏婕、任宁娟、吴彪)都是通过严格的几轮考试获取荣誉的;在数学组,科组的负责人是课程改革的领导者,是励精图治,身体力行的排前兵。2010年,组长陈信隆率先上了一节复习示范课,副组长魏婕在开放周面向全市上了一节“三学两评”模式下的实验展示课,均获得很高评价;在数学组,两名组长三名备课组长各司其责,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交融协调,共同为师生做好引领作用。

. 注重加大科组理论和专业的学习力度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经典教育专著的引领,教师的职业特征需要我们博学和睿识,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提升教师内涵。有这么一句话: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可见,教师如果不学习,教学教研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每学期学校或教研组都会组织教师学习最新教育教学理论,订阅相关书籍,如《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师专业成才的途经》等,在开学初每名教师都要制订“个人读书计划”和“工作发展计划”并上交教研室,在学期末上交读书笔记10-20篇。在我校,学习的氛围很浓厚,在数学组,开展学习的途径有很多,学习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如每届初三都会开展专题研讨会,教师们在不断研讨交流中都会对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很多,如到教师的课堂去听课,去观摩学习,在外出考察交流中去学习……每名教师都备有笔记本,会及时记下读后感,及时写下反思小结,这些都有为他们撰写论文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三.  注重打造一支精诚合作,积极拼搏,无私奉献的团队

数学组的教师都信奉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学校整体发展了,每个教师才能在这个新的平台上更好地发展。

1.发挥集体智慧,每一备课组合理分小组(2人一组),分章节,在假期中研讨教材,针对本校学生特色,自主开发课堂学案,现已完成初一到初三的全部学案,这些学案在使用过程中可灵活处理,在使用过程中需日趋完善。

2.发挥集体优势,加强集体备课。在自主开发的课堂学案的基础上,依照“自我初备—集体研讨—整合借鉴—资源共享—课后反思”五个环节集体备课,做到“三定、三研、四统一”:定备课时间,定备课地点,定主备教师;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生状况,研究考纲考题;统一教案课件,统一课时进度,统一作业检测,统一质量分析。这样的集体备课融入了更多集体元素,重点更突出,教学效果更好。

3.精诚合作,资源共享,共同备战中考。教师们共同研讨考纲考点,明确各章节知识的考点分布和要求,回归课本,狠抓基础;组织多次集研活动,设置阶段性的中心问题进行专题专研,注意时间安排,制订三轮复习计划,各轮目标侧重不同;我校2010年中考备考三轮复习资料都是由章才多老师主编,这些资料集大家之长,既针对了海南中考的考点,又结合了九中学生特点,从中考结果看,效果很好。

.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勇于实践新模式

为了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我校提出了“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的课题(该课题已立项为国家级十二·五课题),通过这一课题的探索与实施,较好地解决了过去“耗时多,负担重,效益低”的课堂教学状况,它主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唤醒学生自我学习、自主探究的热情,为学生终身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了学生生命体成长的过程,该课题具体提出了“三学两评”和学生“师徒结对”相结合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三学”是指“自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预习新知并完成一些基本的学习任务;“展学”: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自学的成果,或在课上展露自己的想法见解等;“导学”:教师抓住教学重难点,有效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对学生所出现的错误予以讲解说明。“两评”:是指学生自评、生生(师生)互评,这两评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并积极反思的意识。正确的评价,无疑都会唤起学生愉悦的心理,使学生的思维之泉滚滚长流,为其良好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的培养都奠定了基础。

“师徒结对”是在陶行知提出的“小先生制”理论上提出的,它是指在学生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让多个优秀的学生扮演“小师傅”、“小先生”的角色,采取“一拖N”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这种“师徒结对”模式无疑会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尤其是针对那些成绩平平、需要得到帮助却又往往最容易被老师忽略的学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做到远距离观察,等到距离相处,零距离关怀。

古人云:十年磨一剑。我校数学组能在近年来取得如此大的进步,特别是2010年的中考成绩的辉煌都见证了数学组全体教师的呕心沥血。九中的数学掘起是凝重的,它凝聚着九中人的艰辛与努力。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差异学生的公平、公平?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如何更加丰富和完善“三学两评”教学模式?将是我们今后不断探索和思考以及关注的问题。